互赠成长家书与感恩信

深情相拥
与父母深情拥抱后,家长和孩子共同走向八道成人门,每道门上都有学校老师精心编制的对联,寄托着师长们的对孩子成人的殷殷期盼。学生和父母在老师的见证下,相互搀扶,依次穿越成人门。从这一刻起,他们不再是父母膝下撒娇的孩子,而是一个有着公民权、有行为能力、承担责任的成人。青春的体内,涌动着无数能量,集满了为明天的自己开创一片新天地的澎湃激情。短短的100米路程,浓缩了十八年来家长陪孩子走过的漫长成长之路。小手拉着大手,大手攥着小手,深深的爱意在长长的队列中弥漫。这一刻,孩子们真的长大了。
家长-学生携手穿越成人门
“以前总觉得18岁非常遥远,现在真正从少年开始步入成年,让人不免有些激动”,“每个人的成人礼都只有一次,我的成人礼和同学们一起,感觉非常有意义”……通过这一仪式,学生们纷纷表示感受到了肩上多了一份责任,要做一个知礼、感恩、明责、笃志的人。
第二篇章:心中激荡感恩情
大会的第二篇章,主题为“心中激荡感恩情”。在学生们成人之际,陪伴他们从孩提到成年一路走来的家长、老师是他们最应该感谢的人。这个环节的设立,是为了让学生在仪式中学会感恩,在感恩中迸发力量,最终实现自我成长。
首先,大会进行第七项,由学生家长和学生代表共同朗诵诗歌,《你是我生命中的一汪清泉》。节目的形式并不新颖,但十分打动人。学生家长在朗诵中即兴旁白,回忆起自己孩子的成长,更是引起在场家长的共鸣,每个人都为之动容。在朗诵结束时,孩子们更是大声地呐喊道,“妈妈,我爱你”,“爸爸,我爱你”!这一句爱,可能很少挂在嘴边,但在这样的情境下,如此深情的呐喊才能表达孩子们心中的感恩。

孩子们的诗朗诵
深情款款的朗诵结束后,学生们为十七位爱心妈妈献上了鲜花和掌声。十七位爱心妈妈的背后,是十七个家庭的无私付出,她们收获的,是十七个健康成长的孩子,这十七位妈妈也是所有母亲的代表,代表着一个家庭、一个社会、一个国家最灵魂的力量——母爱。

为爱心妈妈颁发证书
学生们在家中,有父母的关爱,在学校,有师长真挚的关心。大会第九项,是全体教师为孩子们准备的生日礼物——《贺词:给十八岁的你》,老师们身着干练的服装,满怀激情地为孩子们送去祝福的话语。

高二全体教师诗朗诵——《给十八岁的你》
接着,学生们也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感恩。在会前,同学们都自发地在课后排练了手语操《父亲》,作为敬献给父母的礼物。父亲的爱,就如同孩子们的表演一样,默默无声,身体力行。不少学生在表演时,再也难以抑制情绪,眼眶里充满着泪水。坐在看台上的家长,也都红了眼眶。现场学生身着整齐的服装,动作整齐划一,六百多个学生同做手语操,将对父亲的爱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
学生手语操表演-《父亲》
表演结束后,大会进行第十一项,由全体班主任为学生赠送生日蛋糕。包头市团委书记郝云涛、市团市委学校部部长武婧和校长杜海宽,共同为学生们点燃了十八岁的生日蜡烛。学生们在在场各位领导、家长和老师的深切目光中,在心底默默许下成年的心愿。大会的第二篇章,就在这样充满温情和祝福的氛围中结束了。

班主任为孩子们赠送生日蛋糕和成人礼纪念章
第三篇章:青春萌动担当义
大会第三篇章,主题是:“青春萌动担当义”,旨在通过仪式,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意识,践行时代精神,担当社会责任。首先,以班级为单位,由班主任向全班学生颁发宪法,赠送成人徽章。沉甸甸的《宪法》托在学生手中,年级主任陶庆峰老师,向学生们解释了向学生颁发《宪法》的重要意义。从十八岁起,学生们就是社会意义上的成年人了,手中托着的《宪法》,代表了国家和法律赋予他们的神圣权利,同时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。学生们从今天开始,要为自己负责,为社会奉献,为国家争光!一双双年轻的眼睛里,充满着坚毅的目光,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上,已经有对未来的期许。手捧《宪法》,心怀责任,立足今日,放眼未来。“少年强则国强”,未来的栋梁,已经越来越茁壮!
大会第十三项,由郝志文同学带领全体同学进行成人宣誓。红红的誓词举过头顶,紧握拳头庄严宣誓。成长,是庄严而又神圣的。
最后一项,是由学校收集学生们的成人心愿并封存,在未来的某一天将青春的梦想交回给学生。各班由团支书代表,将心愿条投入心愿瓶中。杜校长小心接过全体同学的心愿并珍藏。也许青春的梦是不切实际的,也许青春的梦是不易实现的,但是青春的梦,是最充满的力量的。愿这青春的梦想能让他们的未来,充满动力!
本次成人礼,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。在学生们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中,这次盛大的成人礼一定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。虽然学习生活繁忙,但是仍需要一些仪式感,让学生们在奋斗路上抬一抬头,感受父母亲情,感受师长之爱,感受全社会的关心和关爱。践行时代精神,担当社会责任,在成人礼中,责任感是贯穿此次活动的主题,责任教育是培养学生的重要一课。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,自发地承担责任,才能从自己的内心出发,获得成长的力量。